“老婆生了女儿,我第二天就去提了辆新车。”这两年,这样的言论不在少数。
生女儿成了一种稳赚不赔的情绪安慰,省房子、省车子、省彩礼,仿佛女孩天生自带减负属性。
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会,高房价、高彩礼,让不少家庭在生娃这件事上,开始有了倾向性,生个女儿多好,省心又省钱。
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?恐怕没那么轻巧。
那位生女儿就换车的丈夫,话是说得潇洒,可轮到女孩成长、教育、婚恋等等,你会发现所谓轻松,是一个错误理解。
这世界从没对哪一个性别网开一面,尤其是女孩,她们只是把成本藏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。
人到中年,最大的错觉之一,就是以为自己很懂孩子。
很多父母以为,只要女儿成绩不错、性格乖巧,就不会惹事。
但其实时代早已变了,别说高中,就连初中生的情感世界都开始暗潮汹涌。
早就不是写情书、偷偷传纸条的那种小清新,是牵手接吻、约会开房、互发私密照片的那种真实而尖锐。
一位做心理咨询师说,最近学生个案激增,几乎每周都会遇到初中女孩因早恋受困求助的。
有的孩子被家长发现谈恋爱后限制出门,她竟然半夜从窗户翻出去,只因为男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打车过来,不想让他白跑一趟。
你可以说孩子年幼不懂事,但你不能否认,在这个信息密集、社交渗透、情感刺激无处不在的环境下,女儿的成长比想象中更危险、更脆弱。
一旦出事,吃亏的永远是女孩。
性别带来的身体结构、社会观念、道德评判,全都在告诉她,你必须比别人更警觉、更清醒。
但是她可能只有十三四岁,怎么会清醒。
所以说,所谓的生女儿压力小,只是因为你还没来得及看到她偷偷落泪、躲在洗手间发呆,甚至为情所困。
她小小年纪,已经在开始探索爱欲,你却还沉浸在养女省事的想象里。
如果说青春期的情感是女孩成长路上的第一道大坎,那婚姻,才是真正考验父母耐力的深渊。
你永远不知道,那个你从小精心呵护、视如掌上明珠的女儿,最后会落到怎样的家庭、遇到什么样的人。
是远嫁千里、孤立无援,是婚姻不幸却不敢离婚,是被经济控制、被精神勒索。
如果女儿遇到这种遭遇没,作为父母,能做的似乎只有忍耐和悔恨以及担心。
这时候你才知道,生女儿的便宜,往往是按年限摊还的债。
从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,你可能确实没多花几个钱。但她步入婚恋市场,才是父母真正焦虑的起点。
如果她运气好,遇上了爱她、尊重她的人,那皆大欢喜。
但如果她看走了眼,不管你当初买没买房、出没出嫁妆,那都不重要了。
重要的是,你从此夜夜难眠,一边担心她的婚姻,一边害怕她不敢离婚。
女儿的婚姻里没你的位置,可她受苦,你也活不好。
这才是养女压力的核心,她受的苦你不忍,她遭的罪你却不能视而不见。
还有一种情况,常被人忽视,就是独生女家庭。
独女的父母,尤其是经济条件尚可的中产父母,常常以为自己能通过高配投入,换来一个不依附婚姻的女儿。
她有房有车有存款,有学历有工作,理应活得像个体面人。
但现实却狠狠打脸。
她们成了被围猎的对象,被看中条件的男人挑中,被妈宝男家长视为不会过日子。
你以为经济独立就能让女儿婚姻自主,可人心的黑,不是钱能买来的。
你以为买房就是给她安全感,殊不知有人是冲着房来的。
你以为不干涉她的婚姻就是尊重她的选择,殊不知她承受的是你自己选的,就别来哭的道德绑架。
生儿子的人最常说的那句话是,养儿防老。
生女儿的父母却常常防不胜防,防不住她被看中条件、被挑剔长相、甚至防不住她把苦咽进肚子里一句话都不说。
你说嫁妆不是硬性要求,可你心里清楚,不给人家嫌你小气,给了怕人家惦记。
这不是压力,这分明是深不见底的焦虑。
也许有人会说,这世上哪有不焦虑的父母,生儿生女都一样,孩子大了各有各的麻烦。
这话不假。
但生女儿的焦虑,不是花钱多那么简单,而是来自一种持续的、不确定的心理投射。
你永远不知道她会不会被性别歧视绊倒,永远不知道她会不会爱错人嫁错郎。
所以很多父母选择重养轻教,把最好的资源都给女儿,却不告诉她最重要的三句话,你要学会拒绝,你不需要取悦别人,你不欠任何人的情绪。
她成绩再好,穿得再体面,如果从小没有学会分辨人心、保全自己,长大后只会在一次次情感崩塌中学会代价式成长。
不是生女儿不好,而是这个社会对女孩从未手下留情。
而父母如果还活在女孩轻松的幻觉里,那可能才是真的不负责任。
其实,生男生女都是赌,只不过赌的方向不同。
生儿子你赌得起买房娶媳的财力,生女儿你赌得起她未来能活出自己的命运。
但不管男孩女孩,这都是一个越来越艰难的时代。
真正有远见的父母,从不会在性别上精打细算,而是在教育上倾尽所有。
如果你真想孩子未来好,就不要寄希望于生女儿更省钱的安慰,而是要做好她未来面对残酷现实的准备。
给她耳边的忠告,更给她脚下的力量。
如此,才能在风雨来临前,帮她撑一把伞。
哪怕她不一定感谢你,但你会安心,毕竟你给了她撑下去的底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