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天津都市网  今天是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体育

大V批Labubu是人为制造稀缺的商业泡沫,泡泡玛特发函删稿:恶意中伤,没炒作洗钱!

最近,泡泡玛特的潮玩玩具Labubu一夜爆火,从大明星到普通市民人人均以拥有一只Labubu为荣,但爆火的背后,也持续有网友认为,这只是一场人为制造“饥饿营销”的虚假繁荣。



有一位大V就写了一篇相关文章,作者直指Labubu系列潮玩是“人为制造稀缺性”的商业泡沫,甚至将其比作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狂热。



耐人寻味的是,这篇文章很快被泡泡玛特以“主观臆断”“无事实依据”为由举报下架。



这场交锋看似是企业维权,实则暴露了潮玩行业最敏感的神经——当消费者开始质疑“稀缺性”的真相,品牌为何第一反应总是捂住耳朵,而非打开账本?

泡泡玛特的举报理由站得住脚吗?

从法律层面看,企业当然有权对不实信息提出异议,但问题在于,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——潮玩市场存在“叙事驱动”“人造稀缺”和“群体非理性”现象,究竟是恶意诽谤,还是行业公开的秘密?Labubu的热门款长期处于“线上秒光、线下排队、二手溢价数十倍”的状态,这种“饥饿营销”模式实际上在手机、奢侈品行业早已屡见不鲜。

作者后续也更新社媒表示,并不针对泡泡玛特,而是从郁金香以来一以贯之的各种被炒作到天价的“奢侈品”。


当一款售价59元的盲盒在二手市场被炒到上千元时,品牌方真的能完全撇清与市场炒作的关系吗?2021年新华社就曾发文质疑盲盒经济“容易诱发投机心理”,而中消协也点名过“饥饿营销”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。面对这些质疑,潮玩企业的标准回应往往是“尊重市场规律”,但市场规律不该成为回避监督的挡箭牌——尤其是当温家宝总理那句“企业应流淌道德血液”被网友反复提起时。



泡泡玛特若真对自身模式有信心,与其用“主观臆断“等理由要捂嘴,还不如该学学特斯拉——当年马斯克面对“股价泡沫论”的回应是公开比特币投资风险,而非起诉批评者。毕竟,真正的稀缺性从来不需要举报按钮来维护,而泡沫最大的特征,就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拒绝戳破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天津都市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