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,上港集团、上海机场集团、东方国际集团等上海国资国企加快恢复海陆空运输能力,全力保障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和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行,为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创造更好条件。
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要求,上港集团通过“白名单”机制,持续做好关键岗位和作业人员返岗工作,目前已有2万余名员工在岗封闭式生产。
通过整合旗下物流企业资源,上港集团携手合作伙伴,共同提升上海港的多式联运能力。比如海铁联运方面,新增3个站点,同时通过增开散列、提前调配空箱、建立重点线路联系人机制等措施,满足疫情期间各大外贸企业的出口需求。
与此同时,上海港的各集装箱码头已全部推广应用电子设备交接单,进出口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就能办理主要业务。最新数据显示,上海港集装箱单日吞吐量已达11.9万标准箱。
5月以来,上海机场集团积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运行。5月1日至14日,浦东机场日均保障货运航班123架次,日均货运量5500吨以上,比4月同期分别提高了42.41%和72.88%。通过积极对接企业生产急需物资需求,上海机场集团优先做好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汽车零部件等重点企业物资运输保障。近期,浦东机场货运区货车日通行量达3600多辆次,日均提货量3000吨左右,较4月同期有显著增长。
得益于海陆空运输的逐步恢复,4月下旬以来,上海口岸货运量和外贸进出口总值逐步企稳回升。上海海关副关长柳波表示,针对疫情给长三角供应链造成的影响,区域内海关已建立协调机制,对重大急难问题实施联合研判、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。引导企业运用“陆改水”“陆改铁”和“联动接卸”等多种方式,加快跨关区货物运转。
据新华社 本版统筹/池海波
【版权声明】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,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,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疫情上海市上海港产业链供应链